第212章改制
要让士绅乖乖被安排,还是得以安抚为足。
君不见雍正一手火耗归公一手养廉银吗?
细数雍正四大改革,摊丁入亩、改土归流因为有利于朝廷得以实行和继承,火耗归公因为有养廉银安抚也被推行了下去,唯独一个官绅一体纳粮,雍正给不出好处只是为了??羊毛,在雍正活着时因为他态度强硬还能勉强推行,但也弄的民间怨声载道。
但一到乾隆继位,哎呀,天家天潢贵胄,怎么能为了一点钱跟下面的人这么扯皮呢?
废除,通通废除,我们要用仁政感化他们,养廉银翻倍,什么阿其那赛思黑的,全部平反,还有之前雍正亲自下场跟人吵架编成的书,真是太掉价了,赶紧禁了!
必须要让天下都明白,新君,我,乾隆!
是个大大滴好人!
绝不会抽雍正的风!
由此可见,乾隆的政治手段不可谓不高明,这一紧一松间,民心这不就来了吗?
官员们不就愿意听他的话了吗?
收权,就是完成的这么促不及防。
借此,也就可以看出一个道理,如果苏黎的改革不想只有她一朝,要让后世也得以延续下去的话,就必须要学会明褒暗贬。
这首先,功名终身制是不好动的,这个好处已经是让士绅吃进嘴了,且这本身也是朝廷为了劝学而特设的,现在说收便收,多少有点站不住脚。
但是,可以从年龄下手啊。
像那些什么六七十还在考科举的,真不知道是在折磨自己还是在折磨家人,而且他们敢考,她也不敢用啊!
想一想,殿试上,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,颤颤巍巍的跟着别人一起行礼,这场面是让人热泪盈眶还是心头一凉?
所以,苏黎决定直接推出定例来,过了年龄就自动失去参与科举的机会。
昭武二十一年七月,苏黎发布了对科举定制的诏书。
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
朝廷感念于天下莘莘学子的好学之心,但正所谓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,正因学海浩瀚才更因有节制,乃应以亲为本,方得始终。
故,为天下计,朝廷宣布将秀才可参与解试的年龄上限定为三十岁,举人可参与会试的年龄上限定为四十岁,即日通行。
尔等功名加身虽荣耀万分,却也莫要忘科举之本乃是为国选才,若尔等于此途上平白搓磨几十载,则为天下之哀,朝廷之衰也,朕何心痛哉!
呜乎!万望天下学子珍重,汝等皆为我大明之栋梁,又何乎为官否?
钦此。
昭武二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宣。
诏书一出,各地哭声一片,在府衙旁树立的布告墙前,如苏黎所料,众多垂垂老矣者神情激动,泪流满面,可更多的却是轻松。
在这份诏书之后,他们再没有什么光明前程可图了,可是从此之后,他们才能真的活出个人样儿来。
以往被科举蒙蔽的双眼第一次看得见别的东西,看着明明比自己小却苍老无比一身病的妻子,看着懦弱又惧怕自己的孩子,看着家徒四壁的房子,无数人再次流下了悔恨的泪水。
曾经的他们总以为自己只是差不多,却不想这么多差不多加起来,所合成的自己竟是那样的面目可憎,自以为是。
或许,陛下才是对的。
若人人皆如他们般疯魔,大明如何不哀?如何有未来?
是他们魔障了,反对不起陛下厚望。
夜晚,无数个家庭里,久违的燃起了灯,这些用大半生品尝失败的人,第一次放下了书,拿起了扫帚、抹布这些以往他们最看不上眼的东西,开始学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“青娘,我不考了。”
“以往是我不对,跟着我苦了你了,这么多年,一个人养着自卑又强势的我还要顾着孩子们,很累吧?”
面对丈夫小心翼翼的询问,青娘再止不住眼里的泪水,任由它不断淌下,捂着嘴呜咽道:“肃郎,以往的苦我都不在乎,只要有你这一句话,我也算没白跟你一场。”
闻言,已经白发苍苍的肃郎头一次如此痛恨自己,功名利禄,真的值得让自己变得如此不堪吗?
又或者,是他无法承认自己的失败吧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我家后山有条龙 黎爷,追妻道路不平坦 爱妃乖乖让我抱 麦块提亚传奇 三生三世蚌中珠 战婿无双 全能王婿 特种军官小小妻 那年元夜问花寻柳 斗罗,武魂天使,爱上千仞雪 我的同桌兄弟有点可爱 凡尘仙源 下堂妇,做疯批,嘎嘎乱杀笑嘻嘻 艾尔登法环:阿褪誓要超完美结局 契约老婆365天 绝色妃等闲 最初进化之路 法医小妾 转生:文明至高,最初的开道者! 当疯批魔尊修无情道后她杀疯了